厦门广告牌设计制作公司:13779994213

站内公告:

厦门广告公司金逗号_10年广告设计制作经验_3000多位客户的选择!为众多企业提供优秀的品牌规划、营销策划和商业设计服务,包括户外广告、宣传册设计、广告策划、品牌推广、品牌策划、营销策划、宣传片、Logo设计、平面设计等服务。

联系我们CONTACT

地址:中国·厦门市湖里区枋湖西二路1号
热线:13779994213
Q Q:691731457
邮箱:691731457@qq.com

13779994213

产品营销资讯

当前位置:主页 > 资讯 > 产品营销资讯 >

伞面广告能让共享雨伞在风口再飞一会吗

2018-03-27 点击量:

  新风口盘点之

  1、共享充电宝 赛事进入中场

  2、共享雨伞行业发展趋势:

  共享雨伞起初因“共享”而备受关注,但是随后并没有成为类似共享单车、充电宝的“爆款”项目。这是因为雨伞本身的使用是有条件限制的,资本对共享雨伞的态度也相对理性。在未来一段时间内,这条小而精的“赛道”或许仍会相对冷清。各家企业目前都十分注重共享雨伞的“公共服务功能”,雨伞的品质、投放规模都是企业关注的重点,而如何做好广告运营,则将成为决定“参赛者”未来能否晋级更高阶比赛的核心因素。

  行业发展指数:

  搭着“共享”的风潮,雨伞也在风口“飞”了一把,去年仅在深圳就先后涌现出20多个共享雨伞品牌。不过,相比共享单车鏖战未休的态势、共享充电宝“跑马圈地”的势头,共享雨伞市场显得低调平静,投资界将此称为非“大赛道”式的市场。尽管如此,共享雨伞市场的发展也更为理性,各家品牌得以将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放在产品研发、多元收入开发和未来布局上,而不是刀刀见血的同行竞争。

  共享雨伞未有资本扎堆涌入

  过去一年共享单车异常惨烈,根据公开数据显示,在全国70多家共享单车企业中,有接近半数已经倒闭。在深圳,高峰期曾有10家共享单车品牌同时进入市场,而就在去年下半年,这一领域出现洗牌迹象,七彩单车和小驴单车、小鸣单车、小蓝单车等品牌先后退出深圳市场,一度引发了“共享单车还能走多久”的热议。而在今年3月13日,ofo宣布新一轮融资8.66亿美元,此外滴滴旗下的青桔单车也传出欲进军深圳市场的消息。

  与共享单车领域如过山车般的行情相比,共享雨伞似乎一直不温不火。仅就融资而言,共享雨伞品牌也鲜见拿到亿元级别融资的案例:

  去年5月26日,深圳共享雨伞品牌JJ伞完成数百万人民币天使轮融资,估值5000万元,投资方为昂若资本;2017年8月23日,漂流伞宣布获得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由戈壁创投领投、追梦者基金跟投;最早一批进入共享雨伞的“魔力伞”发源于广州,同时也进军了深圳,他们对外宣布于2017年5月完成天使轮融资,投资方为“礼物说”创始人温城辉、“同道大叔”创始人蔡跃栋和真功夫孵化器。“魔力伞”创始人沈巍巍告诉南都记者,魔力伞融资数额为1000万元以内,具体的数字也没有透露。

  “不像某些共享经济领域那么大的赛道,投资和竞争都热闹,我们会比较平稳。”沈巍巍认为,共享雨伞领域目前还没有“第一梯队”,而且跟很多共享经济细分领域的出发点不同,目前共享雨伞的使用更多是应急需求,企业还是在努力去将下雨天“应急”的服务做好,用户遇上雨天时需要的是一把雨伞,而不是很多家竞争的雨伞。

  去年5月18日,“e伞”作为深圳的第一把共享雨伞出现在街头。e伞的生产和运营公司为深圳市一伞科技有限公司,其背后的全资控股公司是深圳四野之家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这两家公司均由e伞创始人赵书平创办,e伞获四野之家1000万元资金投入。时隔近一年,e伞在深圳尚可见到。赵书平介绍,目前e伞在国内23个城市投放。去年10月左右经费用完,公司差点倒闭,但调整战略模式后,e伞目前已获得专利,并有盈利点。e伞在深圳仍保持投放30万把的量,每日盈利3万元左右,控制成本后该盈利额已可保证经营模式运行。

  深圳昂若资本的管理合伙人王磊告诉南都记者,2017年5月投资了JJ伞,看重的是它很好的成本控制与收入模式,投资回报率会不错。王磊认为,经过大半年发展,虽然从数据上看结果比预想的略低,但JJ伞仍旧在预计的投资回报范围内,而在去年10月自动贩售机行业领头品牌友宝看中了JJ伞的发展,昂若资本也乐得进行此次并购,不再持股JJ伞。他认为,友宝将其纳入囊中,其意在于未来的布局,丰富产品线,提高覆盖面。

  不难看到,共享雨伞还没有所谓的资本巨头涌入。“对于共享雨伞,资本方也有对其风险的认识,它的消费频次没有那么高,并且是特定场景、特定季节才会被使用,这不是"大赛道"的模式,而是小而精的一条赛道。”王磊如是说。在他看来,共享经济巨头出现后的疯狂竞争根本不是城市所需要的,也与最初提出的“共享是为了节省城市资源”的想法相去甚远。如今不少共享单车品牌退出市场后,闲置街头巷尾的大量共享单车甚至成为城市垃圾,市场呈现出了非理性的竞争局面。王磊认为,“对于大赛道的竞争,企业必须要向投资人展示野心、规模、发展速度,以及获取更多资源的能力,这势必会导致一定的非理性局面。”

  在他看来,投资共享领域的资本巨头,有时并不关注这一行业是否稳健,是否提供了合适的城市服务,更多时候是在为自己的平台引流,这包括了支付、消费习惯等等方面的引流。

  多家在深共享雨伞企业,有望6-8个月回收成本

  投资并不疯狂,还要经常“看天吃饭”,这使得慢而稳成为共享雨伞显著的特点。但是根据魔力伞、JJ伞、漂流伞等几家共享雨伞企业提供的数据来看,这些公司成本回收期多在6-8个月并能提供稳定的收益。

  “非大赛道”发展让他们有时间优化使用流程、语音操作等技术,提高了借伞的速度。“遇到下雨天,每个地铁站每天的单量会在200把左右,全部的订单量则在30000-40000次。”沈巍巍介绍,目前魔力伞每把伞每月被出借4次,每次的租金为2元,而整个广州地区共有3万把魔力伞,每月的24万元收益可以支撑运营成本。而以此计算,每把雨伞的成本大概为50元-60元,3万把伞的成本投入为150万元,那么预计6个多月就能收回雨伞投入成本。

  沈巍巍坦言,目前魔力伞的用户大约为15万,但他有信心在未来一年冲击百万用户。这种自信来源于借伞业务的盈利模型。魔力伞并不太急于扩张,过去一年他们深耕了广州100多个站点,今年将会覆盖广州200多个地铁站,深圳也是2018年深耕的重点目标,未来厦门、福州的地铁也将全部覆盖。

  漂流伞CEO顾漫是这个行业中不多见的女性掌舵者。她曾经在大型综艺节目《一站到底》和《非诚勿扰》中出现。顾漫回忆,她动了做共享雨伞的心思,源于当初她前往南京录制综艺节目时突遇瓢泼大雨,节目组所在酒店只有12把雨伞,即便要交100元押金,但雨伞也很快被借光了。这让她看到了商机。2016年12月,她开始进行市场调研,并在2017年上旬确定了供应链和团队,6月初完成软硬件开发,并且迅速获得了融资。

  “当前教育用户的成本变得很低,交租金、交押金都是不需要过多解释的事。”顾漫坚信共享雨伞可以迅速地被深圳市民接受。她认为,这和城市的使用习惯,移动支付习惯以及共享单车给予的启蒙有很大关系。目前漂流伞在深圳有3000多个网点,雨伞数量则达到30万把以上。造价最低时,一把漂流伞成本仅须7元,最近则增加至15元,“印上广告后可以再回收5元成本,算上20元的押金,这是一个实际可以盈利的共享项目。”此外,漂流伞的借还装置是非插电设备,可降低入驻场景费用和运维难度,蓝牙伞桶中的电池也能使用近3个月,工作人员日常的运维工作主要有更换电池、雨伞调度、更换广告制作等。据悉,目前漂流伞的用户达到了50万人,不仅实现了收支平衡,而且顺利实现了盈利。

  JJ伞CEO夏忠启也对这个领域充满信心。据其介绍,2017年8月前期是用户注册量巅峰期,此后随着秋冬季到来、雨季过去,用户注册增速降低。但也不用悲观,即便深圳进入秋冬季后,仍旧有用户陆续注册,“也就是说即便没有了硬需求,用户还在增长,说明市场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他透露,目前JJ伞在深圳、厦门、昆明三地的用户注册量约为300万。其中,在深圳有4000多个网点。“一台设备通常备有16把伞,一台伞机成本约为3000元,目前应该说运营和收入实现平衡,盈利要在2018年5月之后。”他预计,在6-8个月即可收回成本。

  对此,投资人王磊认为,从数据上说,共享雨伞的运营成果比预期差一些,但这种落差在计算的范围内。作为早期的创业公司,这已经是很不错的营收状况。此外,这些公司需要在实际的运营中不断积累数据,尤其对于好地段和不好地段的收益率的对比,布点后实际运营收入的记录,天气变化对于订单的影响等逐渐反馈而来。这其中也势必要支付试错的成本,“试错可能就要看哪家坚持得久,选择的路子对,以及有足够的资本支持。”

  焦点

  A、广告业务

  伞面广告玩法,已呈现细分趋势

  不少人分析过,时下的共享经济精确地表述应该是“分时租赁”经济,那么租金收入是这批企业初创阶段的主要来源,租赁费用解决了运营成本问题,但进一步的营收从哪里来?多元化收入来源一直被寄予厚望,这其中广告业务是备受关注的因素。此前,共享单车、共享充电宝运营企业都曾希望通过广告业务实现盈利,但实际上第一个做到的是共享雨伞。

  “雨伞带有天然的广告属性,这和单车、充电宝不一样,深圳七八年前就已经出现专门的雨伞广告行业了。”漂流伞CEO顾漫曾经对比过传统伞面广告,每把伞投放的成本是20元-30元,但此前采用赠送的方式,伞的流动性无法与共享雨伞相比。她透露,目前漂流伞的广告盈利较为满意,已经投放的品牌有O2O的医药企业,也有传统的银行等企业。她认为,漂流伞和其他共享雨伞的思路在创始之处就有不同,“有的共享雨伞是以分时租赁为主要思路,但是漂流伞最开始就更灵活,范围更广,广告就是主要目标之一。”

  或许有人问,雨伞这样一个小小的界面,做广告的空间大吗?其实,当下伞面广告的玩法已经呈现了细分趋势。通常伞外和伞内广告的价格也各不相同,伞外广告的价格更高。漂流伞还尝试在伞内增加广告赠送小礼品,如同很多时尚杂志的做法。这些礼品包括面膜、日记本等,印有广告商的信息甚至本身就是品牌的试用品。线上的广告礼物也可以通过伞面广告推广,例如扫二维码,会赠送品牌的打折券、代金券。“未来甚至给人的感觉是你不用花钱租伞,在用伞的时候你可能还赚到了钱。”顾漫说。

  伞桩如果摆放在商家店内,这类的广告互动可能会更加活跃,比如扫码到优惠券就可以直接使用。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增加商户公共账号的服务型,吸引他们接纳共享雨伞,比如将借还雨伞的流程嵌入到商户的微信公众号内,那么在店内的客人想借走雨伞,先要关注公众号,商家也乐得为共享雨伞放行。

  顾漫还补充,场景的丰富性对于广告收入也至关重要,过度集中化的场景反而不利于吸引客户。目前房地产中介的广告渠道也是漂流伞很重视的,各种生活类快消品牌很乐意通过共享雨伞的广告界面进入到特定的楼盘,例如万科、碧桂园这类的大型房地产项目未来是共享雨伞可以发挥的空间。

  在2017年底,魔力伞的广告收益也有了进展。沈巍巍透露,陆续有客户通过伞面、机身、屏幕和新媒体签订广告合同,每个月广告收入约有60万-70万元,2018年则签订了千万元左右的订单。他预计,魔力伞未来一年主要盈利将来自于广告收益。他坦言,要想广告方面有更好的发展,对于用户精准度的把控需要借助技术和管理的力量,“目前我们在接洽和广告探针技术合作,探针技术可以捕捉用户对外的信息数据,更精确地圈定用户,会对广告客户更有吸引力。”

  也有共享雨伞企业在广告方面并无太大收获。e伞创始人赵书平认为,共享雨伞单靠借还实现盈利不靠谱,伞面卖广告获得盈利同样也不太好。不过,他仍认为共享雨伞的市场是有的,他更为看好无桩模式。

  B、场景搭建

  从拼想象力到拼资源,企业争抢有利“地形”

  和其他共享产品一样,共享雨伞产品摆在哪个位置,将直接影响订单量,最终影响的是成本回收周期和投资回报率。但不同于单车、充电宝等共享项目的是,共享雨伞企业之间的竞争远没有到你死我活的紧张地步。

  但从最初的拼想象力,通过预估而进行伞机和雨伞投放,到现在拥有一定数据分析,需要拼资源、抢占更好场景的苗头已经出现了。“竞争是有壁垒的,共享雨伞也是,资源高低有别,我们希望可以抢占银行、高端物业,从而实现点位的壁垒。”顾漫如是说。

  酒店是业内公认的有效场景,酒店的服务属性也决定了他们有借伞需求,并且可以完成借还的闭环,客源也比较稳定。JJ伞CEO夏忠启透露,JJ伞60%的租赁收入来自于酒店订单。但是对餐饮商铺的评价,从业者中出现了很大差异。夏忠启认为,餐饮的利用率并不让人满意,主要是午餐、晚餐时间段才会有人流来往,空置的几率比较大,延长了成本的回收时间。不过,漂流伞CEO顾漫却认为低估了餐饮商铺,在漂流伞的运营中看到了餐椅客群的用户需求,“实际上跟酒店相差并不大。”

  另外,各家企业也在积极开发新的、有效的场景。夏忠启介绍,除了酒店外,商场、写字楼、医院、培训学校、健身房都已经铺设了伞机。未来还会开发阳伞产品,那么肯定会有新的场景加入进来。

  漂流伞则尝试了景区、校园等场景。校园是非常理想的雨伞投放场景,顾漫介绍,一方面雨伞给学生提供了便利服务,团队还对校园提供免押金式服务,另一方面校园是相对来说封闭的场景,也可以说是城市缩影,也更有利于探索如何对城市投放雨伞。漂流伞还更看重学生群体作为广告投放群体的价值,已有美妆、手游、二次元IP周边产品、装备就此与漂流伞在接触中。“比如我们在合作的粉粉日记,是日记产品排名的第一名,就非常适合校园投放。”顾漫透露。

  投资人王磊分析称,共享经济中场景的选取至关重要,尤其是初创公司,势必会经历在有效场景和无效场景中选择的问题,一些有潜力的项目也正是来自于巧妙的场景选择,“比如我看到在电影院门口放置炒栗子自动贩售机,就是非常好的例子,影院提供爆米花这类小食太单一,而且并不是中国人习惯的传统食物,栗子作为补充和替代,是不错的尝试。”

  来源:南方都市报

  来源:南方都市报

  推荐阅读:雨伞爸爸上广告 珍惜美好瞬间 切勿成营销手段http://www.xmhao.com/news/731.html